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好!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丑到底丑吗?
我们来看这张图片
我们知道,“丑”字是“醜”的简化字,其实,“丑”和“醜”最早均见于商代甲骨文,但两字本义截然不同。
丑: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爪子又像是一个勾着手指的手,将手指弯曲捏合在一起。所以丑的本义是扭的意思。
丑字的本义由扭字承接,所以丑字便被释放出来创造形声字了,比如说纽扣的纽,妞。
同时丑的基本含义为用于计时,如丑时,十二地支的第二位。
现在丑的原本本义已经灭失。
所以丑字在古代并不代表丑陋的意思。
那接下我们就了解真正的丑字——醜
醜:
它这个字非常的形象
醜字和酒水有关,它的字形左边像一个酒坛,右边像一个鬼,这个鬼一说是戴面具的人,(在殷商时期的先祖们的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巫者带着面具扮演鬼怪,也就是甲骨文中的”鬼“字的本意),一说是人死了埋在田下的人,为鬼。所一个鬼怪本就面目丑陋可憎,如果是一个喝醉酒的”鬼“,那么更加丑陋了。
甲骨文“醜”字从鬼,酉声,其本义则是相貌难看,引申指不好的、污秽、侮辱等意。
所以古代醜才有丑陋的意思。
而现在,在现代汉字简化时,为方便书写,将“丑”和“醜”合并为所谓简化字“丑”,推广使用至今。
(今天的字你学会了吗?)
结语:朋友们,丑不是真的丑,那些喝醉的酒鬼才是丑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美的,要自信起来哦!
你知道吗?“我”不是人,是兵器喔~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缘由,而“我”字最让人摸不到头脑。如果给最难理解的汉字排个序,“我”字
肯定站在前面。
最早的“我”,是指一种锯齿状兵器。
甲骨文中的“我”是一种附有锯齿的长柄兵器,左为锯齿状击杀部分,右边一竖为长长的手柄,类似于猪八戒的耙子。远古时代人们就拿着这种兵器作战,作战双方士兵列队手持
兵器敲击地面,并大声“我我”地呼喊为自己一方加油助威。
那“我”什么时候开始不指兵器,指代自己呢?
答案是春秋战国以后。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这种兵器被淘汰掉。这么奇形怪状的兵器,在交战中明显不好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发,武器要求高,戈、矛、戟大量制造使用,自然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了但最后作为字保留了下来,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
久而久之,我就成了称呼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代名词。
后来用“我”字造出了许多汉字,都与“我”有关。如:加食写作饿,表示自己肚子空空非常饥饿;加女写作娥,表示戴着兵器我形状发簪的美女;加山写作峨,表示像兵器我一样锯齿形状的山峰;加鸟写作鹅,表示头部像兵器我形状并且会“我我”叫的一种鸟,即鹅;加口写作哦,表示自己发出的已经领会、醒悟的声音等。
若字的演化,你知道吗?
若
最早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女子梳头的形状,上面中间的三竖表小长长的头发,左右双手举起,靠近头发,表示正在把头发梳理顺畅。下面弯曲线条表示坐着的身子。
金文字形上半部分与甲骨文相同,下半部呈半立状;有的字形左下增加了一个“口”,就变成会意字。不仅理顺头发,还用口突出表达顺应之义。
秦篆字形则有很大的变化,上部表示双手和头发的构件变成了“艸”头和“又”,下面一个“口”,大概是表示用手整理顺杂草,字形还是想表示理顺之意。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进一步变化,就成为上“艸”或“艹”,下“右”的“若”字。
“若”既然是顺从,引申就有了应允、答应的意思,即“诺”。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如同、好像、及、到、比得上”的意思则是它的假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