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大学物理教研室组织开展了物理实验课程类虚拟教研室建设教研活动。活动由虚拟教研室带头人王秀珍主持,围绕《工科物理实验》课程内容扩充、开发新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教学辅助仪器、搭建科普教学平台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王秀珍老师首先对各项工作的当前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报,并结合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的情况,向大家普及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整体发展趋势。她指出,这些前沿方向不仅契合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也为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潘峰老师在发言中进一步强调了虚拟仿真实验的现实意义。他表示,虚拟仿真实验是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产物,不仅显著降低了实验成本与危险性,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为了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尽早建设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各位教师在主动学习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通过传帮带机制,逐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活动中,与会教师围绕相关项目的设计细节展开了热烈讨论。项目的主持人和参与者就具体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多位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成果。现场的新进教师更是踊跃提问、积极交流,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而融洽。
大学物理教研室负责人苏明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的努力与成效,同时勉励骨干教师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中不断攀登新高峰。他还强调,要注重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教研室整体水平的提升。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深入探讨,更是一次促进科教融合、集思广益的创新交流,为未来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